汨罗龙舟税惠助力汨罗龙舟企业加速发展
工人们制作龙舟。
手艺人在做龙头摆设。
红网时刻6月9日讯(通讯员 易浩 李慧君)扬鲁班造化,九子龙鳌玉笥山;吊屈原不朽,龙舟偏赛罗江水。6月7日,汨罗市九子龙屈原龙舟有限公司,木工眼疾手快,4艘民间龙舟初现雏形。
“民间龙舟是纯手工打造,可提供个性化设计。国际龙舟赛事上,玻璃钢龙舟应用更广。两种产品都很畅销。”公司负责人许名南说,“上周,我们往新疆、山东等地发了10余艘龙舟。临近端午节,订单多,我们铆足干劲生产。”
许名南是汨罗民间龙舟打造技艺的第6代传人,大学毕业后主动回乡继承家传技艺。在他的打理下,“九子龙龙舟”名声在外,全国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。2019年,九子龙公司销售额达600多万元。
“减税降费政策力度大、惠及面广,公司获得税费减免8万余元。”公司董事长许桂生欣慰地说,“这笔省下来的税费,全部投入‘民间龙舟打造技艺传习所’建设上,只为把龙舟技艺传承下去。”
“传统的技艺不能丢,手艺人要想办法追求创新。”近年来模具盛行,木刻龙头、龙尾的需求锐减,72岁的汨罗民间龙舟手艺人郑亮辉转头做起了龙舟摆件。不改工艺,只改尺寸,做出来的“小龙舟”“小龙头”别具一格,备受欢迎。
棹影斡波飞万剑,鼓声劈浪鸣千雷。在屈原沉江的汨罗江畔,龙舟产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。汨罗市龙舟协会会长李建军介绍,该市现有登记注册的龙舟企业19家,年产各类龙舟4000余艘,年总产值在1.2亿元以上,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地。
然而,突如其来的疫情,给汨罗龙舟产业带来了严峻挑战。多地的国际龙舟赛事取消,龙舟订单锐减。得知情况后,国家税务总局汨罗市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分析,制定“一企一策”清单,采用电话沟通、视频连线与实地走访等方式,逐户了解企业困难,制定帮扶计划。
“公司有8个湖北籍员工,复工复产较为困难。”许桂生说,“税务部门来了支小分队,暖心问需问难,帮助我们用足优惠政策,尽快恢复生产。”
“龙舟产业熬过了寒冬,迎来了盛夏。”李建军告诉记者,第十六届汨罗江龙舟节即将开幕,龙舟队伍已经恢复了水上训练。
香草湖上,鼓声响起,一艘艘龙舟疾驰而过,互争雄长。